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市粮食储备与流通安全分析

■ 高茜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物质基础,更是稳价保供、调节市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压舱石”;粮食流通不仅连接着生产层面,还与消费市场紧密关联,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聊城市作为产粮大市,承担着重要责任。聊城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10亿斤。2024年,全市“吨半粮”产能区拓展到72万亩,东昌府区、阳谷县成功实现主要粮食作物两季亩产过“吨粮”。

聊城市持续强化粮食储备与流通领域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巩固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确保各级储备库存粮品质优良,库存数量准确,储存条件安全无虞。在粮食收储中,部分企业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对粮食进行质检,有效对接下游用粮企业的需求标准。同时,一些企业整合了烘干和储存设备,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提升了效率。

我市可通过加快粮食流通现代化进程,优化物流网络、减少损耗、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确保粮食从生产端顺利抵达消费端。

优化粮食储备体系。综合考虑聊城市粮食产量、产业基础、消费需求、应急保障等因素,合理调整储备品类和规模。在粮食主产区、重要物流枢纽、加工产业聚集区等区域建设储备设施,提高储备粮的调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推进储备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优化仓储条件和管理能力。

提升粮食流通效率,降低损耗。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物流。优化粮食物流枢纽布局,提升多种运输方式的连通性,以提高运输效率。大力发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的主要通道功能,充分利用大型综合市场和期货市场,建立储备粮常规轮换的公开市场竞拍机制及宏观调控时期的定向拍卖机制,提高储备粮的轮换效率,增强市场调控的能力。

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全链条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各机构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增加对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投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鼓励企业自建化验室,加强对粮食质量的自检自控。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溯源管理。

聊城市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粮食储备与流通领域安全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通过优化粮食储备体系、提升粮食流通效率、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聊城市粮食储备与流通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研究”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5066)

2025-07-2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481.html 1 我市粮食储备与流通安全分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