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中成长 于实践中蜕变
——莘县东鲁学校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暑期生活
■ 李冉
“把课堂搬进生活,让劳动成为习惯。”暑假伊始,莘县东鲁学校向全体学生发出劳动倡议。学校延续“劳动美 向未来”系列主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暑假劳动实践活动,让劳动成为假期里最生动的成长课,用实践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学校各年级分别设计了假期“劳动清单”,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分层实践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化身“劳动小达人”,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给自己列出了“劳动清单”。打扫卧室、清洗自己的小衣物、整理玩具柜、帮妈妈择菜、给绿植浇水……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劳动中变得灵巧,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在汗水里收获快乐。学生们用照片记录下自己劳动的瞬间,在班级群里分享劳动成果,争当“东鲁劳动小能手”。他们用行动证明:劳动不分大小,坚持就是收获。
中年级学生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启了“劳模故事寻访”之旅。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听父母讲述,认识了袁隆平、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了解到他们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事迹。“原来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还能成就伟大!”学生们深受触动,纷纷用画笔绘制“劳动最光荣”主题手抄报,用色彩勾勒劳动的风采,用文字记录劳模的精神。同时,他们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擦拭书桌、分类整理暑假作业,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提升内务能力,培养责任意识。
高年级学生化身“家庭小管家”,在实践中品味劳动甘甜。他们主动和父母“换岗”,承担起一天的家务:清晨买菜、中午做饭、下午打扫客厅、傍晚洗碗……有的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了蒸米饭、炒青菜,第一次尝到自己做的饭菜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有的学生记录下“当一天妈妈”的感悟:“原来妈妈每天要做这么多事,劳动的汗水里藏着对家人的爱。”假期里,他们还用文字写下劳动心得:“劳动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更懂事的自己。”
劳动让人成长,在汗水里能够收获最美的品质。这个暑假,莘县东鲁校园的劳动实践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堂走向生活。学生们在扫地、做饭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劳动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学会了体谅父母的辛劳,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以前总觉得妈妈做饭很简单,自己尝试后才知道,炒个青菜也要掌握火候,洗碗要洗三遍才干净。”一位高年级学生在劳动日记中写道,“这个暑假,我不仅学会了做饭,更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它让我们在付出中收获成长,在坚持中变得强大。”
暑假劳动实践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东鲁学子对劳动的热爱与践行从未停止。劳动实践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新学期即将来临,学生将把暑假里养成的劳动习惯带回校园,积极参与校园实践、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他们将以劳动为荣,以奋发为美,用双手创造健康、美好的未来,让劳动之美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