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基层党群工作的实践探索
■ 商建勇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思想文化激荡交融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与战略发展。面对数字化转型与新生代价值观多元化挑战,传统教育模式在吸引力、渗透力上显露局限。中国广电山东网络有限公司聊城市分公司党群中心肩负引领160余名党员、指导12个基层党支部的重任,亟需探索契合新时代脉搏、满足党员职工精神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
固本铸魂,坚守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性根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始终将其置于首位,确保航向不偏。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核心地位。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学习,通过中心组引领学、支部专题学、党员常态学三级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政治信念与行动自觉。二是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结合企业历史、重大成就与先进事迹,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参观厂史馆,邀请劳模讲述奋斗故事,使爱党爱国爱企情怀成为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三是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将政治纪律教育贯穿党员管理全过程,通过组织生活会、警示教育与谈心谈话,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应时而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与方法体系。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唯有在传承中锐意创新,才能突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境。一是拥抱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党建云平台,集成学习资源库、在线测试与榜样宣传功能,开发短视频“微党课”。线下设计情境模拟、红色剧本杀等沉浸式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同频共振。二是推进精准化滴灌。针对青年党员开展思辨性沙龙论坛,为一线党员开设班前班后“微课堂”,面向技术骨干结合业务前沿开展政策教育。建立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细化引导。三是激发主体性活力。推行“党员上讲台”制度,鼓励大家分享奋斗故事;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引导亮身份践承诺。健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机制,将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提升实践。
融合共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发展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深深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血脉,才能彰显其强大生命力。一是紧扣发展中心任务。将形势任务教育与企业战略宣贯结合,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实践讲清发展路径,引导职工将个人价值融入企业大局。二是嵌入生产经营流程。在重大项目团队设立临时党小组,推动思想引领与业务攻坚同步。通过文化上墙、班前宣誓、技能比武等形式,将安全生产、创新驱动等理念融入生产流程。三是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建立涵盖政治素养、组织生活参与度、先锋模范作用等维度的评价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如某企业“党员积分超市”制度,量化党员表现并兑换学习资源,有效激发内生动力。
新时代呼唤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唯有坚持守正创新,在坚定政治方向上毫不动摇,在方法载体上持续突破,才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与穿透力。通过企业改革发展,必将锻造信念坚定、能力过硬的党员队伍,持续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中国广电山东网络有限公司聊城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