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台儿庄
■ 武俊岭
第一次去台儿庄,是在2017年。彼时,我先到台儿庄老火车站,在李宗仁于台儿庄大捷后留影的站牌前拍照,后去参观李宗仁资料馆。一系列的图片资料,再现了这位广西军人的一生。影像资料,则着重介绍了李宗仁回归祖国后的事迹。随后,我们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参观展室时,我对着一张地图久久观看,这是一张台儿庄大战序幕战形势图。先看淮河,在那里,韦云淞、于学忠等将军殊死奋战,把由南京渡江北上的佃俊六所部挡在了淮河南岸。再看临沂,在那里,张自忠、庞炳勋二将把骄狂不可一世的坂垣征四郎所部杀得狼狈逃窜。最后看滕县。滕县地接曲阜、邹县,是一个典型的孔孟之乡。王铭章师长带领部队,以“城亡与亡”的决心抗击沿津浦线南下的矶谷廉介师团一部。王部在两千人对一万人的绝对劣势之下,在滕县坚持了三天。最后,城池被日本军队攻破。王铭章腹部中弹,最后高呼“抗战到底”,举枪自戕。
如果没有台儿庄南、东北、北三个方向上的英勇抵抗,三路日本大军将会会师于徐州地区。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台儿庄大捷了。
台儿庄的死守,是这场战役最为惨烈、最为让人动容的部分。固守台儿庄的71师以绝对的劣势抗击日本军队。71师师长池峰城下令炸掉运河浮桥之后,组织了一支57人的敢死队,死命夺回了台儿庄的西北角。将士们冲锋之前,愤然将手中的银元摔于地上,说:“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什么钱呢?”是啊,这时,激荡于他们心中的,唯有一腔报国的热血;别的,还能有什么呢?池峰城的上司孙连仲对他说:“士兵打完了你填上去,你死了,我就填上去。”台儿庄的几处地方先后被日本军队攻入,但最后都被将士们驱逐出去。
池峰城的死守,为台儿庄外围的运动战赢得了时间。日本军队既攻不破台儿庄,又在庄外受到有效打击,不得已,只好仓皇北窜。台儿庄大战,胜利了。
应该感谢荷兰的三位电影、新闻工作者,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影像共有三部分,先后在三个电视机里播放。
第一部分为争占西北角。将士们冒着密集的火力,勇往直前,直扑敌阵。接近成功时,喊杀声强烈地刺激着我的耳膜,让我浑身如打冷战一样。这声音,以霹雳轰顶、大水溃堤的力度深深地震撼了我。一时间,我呆住了,站在那里,不知往前迈步了。
第二部分为肃清残敌。台儿庄内,中国士兵用机枪向残留的日本士兵猛烈扫射。庄外的平原上,士兵们快速追击。这样的画面,看后感到痛快极了。
第三部分为日军暴行与武汉欢庆胜利。日本军队在台儿庄北面的一个村庄,一口气残杀了97个无辜百姓。这些禽兽行为,令人发指。武汉,十万人举着旗帜参加游行,欢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伴随着画面,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是啊,我们这个民族是够伟大的。不说别的,只在抗击侵略上,哪一个朝代没有出现过英雄人物呢?清有邓世昌、关天培等人,明有袁崇焕、史可法等人,宋有岳武穆、文天祥等人,汉有卫青……
对比一下历史,或许可以明白一点什么。
日本于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从此开始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快速奔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经济、军事实力就已很强大了。一战后的发展,更是一帆风顺。而中国呢,列强环伺、内战不休。好不容易消灭了帝制,却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潭。
就是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日开战了。这样,中国军队中的高级将领,捐躯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仅台儿庄一役,就有王铭章、刘震东等将军阵亡。
有大量英雄出现的民族,当然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了。
但我想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死于国家的贫穷与积弱。如果中日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别不大的话,他们是不会那么容易死去的。
在展室里,我看到一幅名为深闺春梦的“情侣照”,相片上的日本女子才十九岁。这位女子的恋人把收到的相片珍藏在衣袋里,可仅仅一个多月后,他就死去了。战争,使得年轻的生命美梦成空、春梦不圆。这真的是罪过,可恶的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过!
纪念馆内,除了展室外,还有全景馆、影像馆。
从台儿庄回来好长时间,心情难以平静下来。将士们那高亢的喊杀声至今仍萦绕耳畔。它督促着我们,必须尽快地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起来。不容懈怠、不容苟且。
杀声在耳,警觉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