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 白瑞华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和经济发展动力的强弱。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新局面,莘县坚持以完善工作机制为抓手,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创新机制,高位推动营商环境发展“一号工程”。一是升格一个机构。将县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升格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吸收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监委相关人员加入,对重大营商环境事项实施“顶格倾听、顶格谋划、顶格部署、顶格协调”。二是组建两支队伍。从“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新闻媒体等各类群体中,选聘营商环境监督员、税务特约监督员,将监督“探头”架到市场主体最前沿。“两大员”紧紧围绕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在政策落实、行政审批、行业风气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三是打造一个品牌。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企业全生命周期”“个人全生命周期”,开展审批再提速、惠企再精准、便民再优化增值服务行动,助力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倾力打造“莘情服务”品牌。

优化政府职能,全面夯实营商环境发展“硬底座”。一是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政府。始终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引领,重点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破产重组周期长等问题。在执法监管方面,牢固树立宽严相济、包容审慎的现代监管理念,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二是打造亲商安商的服务型政府。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企业家拓宽国际视野,引领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依托“接诉即办”“企业直通车”等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三是打造保障有力的有为政府。组建县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实施要素保障攻坚行动,健全要素前置、要素跟进机制,畅通要素供给渠道,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条件,有力促进企业发展。

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软实力”。一是强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设置“企业全生命周期”专区、“综合受理”窗口等,推进多个关联事项“一表受理、一窗办理”,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二是合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准入机制、审批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和激励惩戒机制等。聚焦企业需求,持续丰富“4012”市场准入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开展市场主体住所标准化登记、一照多址、歇业全域办、代位变更系列改革,助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全力打造包容有序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浓厚氛围,县委经济会议期间让企业家“坐C位”“唱主角”,保障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奖励、社会上有礼遇。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打造宜居宜业新莘县,大力改善生活服务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投资莘县、扎根莘县。

〔作者单位:中共莘县县委党校,本文系2024年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专项研究课题成果〕

2024-08-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5925.html 1 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