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教育 融合思政教育的思考

■ 杜保锋 赵蕾 迟金伟 贾林娜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职院校卫生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医疗卫生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更在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基于此,将卫生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势在必行,具体建议如下:

有机融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职业学校特点与职业学生群体特征,仅依靠思政类课程的显性教育,无法较好实现教学目标。而专业理论课、实训实习实践课等隐性课程在作用机制、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等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这些隐性课程的共同参与,将思政内容有效地、渗透式融合到各类课程中,启发学生产生文化认同、产生多方共鸣与情感升华,实现“毕其功于无形之中”的效果。

搭建自主探究、思考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展课程思政,给予学生一个自主探究、思考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印象的同时,使学生情感内化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在建构主义背景下,教师应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树立更新发展的知识观、主动建构的学习观、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将知识与生活场景、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巧妙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体悟,鼓励学生创造和表达,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和思考的乐趣。

抓住校园思政文化建设,延伸思政教育。提升文化素养,引领阳光成长。课程思政必须整合校内资源,培养学生重要素质和关键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开展系列文化展演活动,组织体育竞技类比赛等引领学生阳光成长。提升道德素养,培育时代新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活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班风、校风,使其面向社会时,能够规范自身行为,顺应时代发展。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医者仁心。开展医学技能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和安全意识;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推行“医者仁心”主题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推行康复医疗社区行,以此激发学生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担当时代责任,守护生命健康。提升育人素养,加强与实习机构的协同共管。实习期间,学生能深入接触社会,更应该帮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为患者服务的职业精神,围绕以实践体验为中心的思政理念,设置实习计划、完善实习手册,实习带教老师通过各类活动在实践中将思政认知升华为道德情感,抵御外界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真正做到全程育人。

中职卫生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持续探索,在培养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聊城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XKT2024058)

2024-10-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460.html 1 卫生职业教育 融合思政教育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