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财金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
■ 贾丹丹 耿智琦 何伟伟 孙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财政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发挥协同作用机制,可有效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组合倍增效应,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普惠金融助力经济发展。全面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通过建立资本金动态补充、担保费补贴、风险补偿机制,盘活县级担保资源,推动担保体系向基层延伸,构建市县统筹、运作高效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业务占比保持在80%以上,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在聚焦主业、规范运作、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坚持降费让利,稳步提升业务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给予担保费补贴、风险代偿补偿支持。持续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贴息贴费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推进聊城市“鲁担惠农贷”业务,全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特色品牌;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建立“政银担”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扶持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对创业担保贷款给予贴息,减轻创业就业群体融资负担。
二是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推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融资项目的不良贷款,市级财政按照本金损失给予35%的风险补偿。对首次纳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并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按照省级财政贴息支持额度的50%给予市级财政补助,通过分担银行贷款风险,降低企业贷款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聊城市设立专项资金,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其合法有效的专利权出质或以专利权出质、固定资产抵押等组合担保方式,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并办理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手续,按期还清本息的贷款,在省财政贴息补助的基础上,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0%给予贴息补助,同一企业一个年度贴息额最高可达10万元。
三是创新政策工具,释放金融活水,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财政政策激励力度,组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企业申报山东省供应链金融财政金融奖励。2024年,成功向上推荐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裕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助其分别获得省级财政金融奖励;推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开展。积极加大征信中心“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水城政采易贷”合同融资品牌建设,撬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流向中小企业,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社科联“聚力攻坚突破研究”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