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 李宇潇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炎培提出社会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其中,社会化强调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科学化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展开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知识与技能并重等原则。总结来看,这些原则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便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黄炎培提出“敬业乐群”的基本要求。敬业要求学生对从事的职业具有责任感和热爱之情,乐群则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站在学校的角度,应兼顾社会分工与个性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社会,做出合适的职业选择。

我国高职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相应的人才,高职学生作为重要的劳动力来源,学生的职业素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这就要求高职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中。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拉近专业与岗位、社会的距离。

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高职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不足,这导致部分学生的职业素质偏低。针对这一情况,高职学校应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创新,重点关注职业道德教育。例如:组织劳模进校园活动,宣传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每个学年设置劳动月、劳动周,通过安排集体劳动任务,使学生崇尚劳动、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实习实训阶段,将遵纪守法、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中心,兼顾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等维度。结合黄炎培做学合一、敬业乐群的教育思想,高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采用多元考评机制,将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要素结合起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要将劳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鼓励企业参与到教学评价工作中,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新形势下,新业态、新技术的出现,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价值,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2024-10-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727.html 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