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

■ 田捷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观和历史观中实践的观点。马克思通过实践这个纽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形成了在科学实践观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在自然观中,人类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扬弃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在历史观中,它确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的本质,消除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

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它贯穿于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等问题之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唯物史观中的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将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践作为整个哲学逻辑建构的起点,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把人看作实践的存在,人的实践性决定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性,可以说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挥着引领国家、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理论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顺应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进行了创新,使其思想内涵更为丰富,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更好的发展。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提供保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做到从人民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实践为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从而领导人民取得重大胜利。

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正确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结合,并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与社会实践相依存的。事实证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可以引领中国走向胜利,帮助中国克服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具有非常有力的理论指导意义,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思想武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025-09-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5956.html 1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 /enpproperty-->